恭喜那些不发朋友圈的人
来源:张德芬空间
当朋友圈逐渐演变为一个纷杂的交际圈里,我们的心理也会有相应的变化:
1.“我不想演戏”——社交压力
美国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曾经提出过著名的“自我呈现”理论,他认为生活好比一个大型舞台,人们就好比舞台上的各色演员。在社会剧本的要求下、在他人与自我的期待中,管理着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印象,表演着自己。
多项研究也表明,社交网络中存在着“想象中的观众”,用户会针对这部分存在于自己脑海中的观众,来调整和约束自己的行为。体现在朋友圈中,因为“观众”的复杂性和多元性,我们常常不自觉地需要对外展示不同面向的自己,扮演受人欢迎的角色。
朋友圈是有滤镜的,真实的那个自己,也许只有自己和极少部分的人才能触摸到。这样的表演久了,我们只想回到真实的自己。
2.“我真的想要清静”——拒绝关注
知乎有一个回答破万的热门话题——不发朋友圈动态的人是出于什么心态?有一个高赞回答:因为所有的朋友圈,都以私聊的形式发给在乎的几个人了。
是啊,我们并不渴望那么多人来关注自己的生活。自己和家人的照片,只需要至亲朋友看到,或是通过私密的小群,予以沟通交流,满足自己与他人互动的需求即可。甚至我们也很怕给一个朋友过多的人点赞,因为会不断收到提示信息,形成干扰。
减少在朋友圈的互动,才能为自己增加更多的自在。
3.“我的情绪,发出来又能如何?”——改变无力
很多人都听到过一个说法——朋友圈戒情绪。看新闻曾看到一个诉讼案件,一位年轻的职场女性在朋友圈发了一些自己私人生活上的抱怨,公司上司以为是对公司不满,迅速辞退了这名员工。该员工不服,起诉公司。
如果在朋友圈表达真实的想法有那么多坑,情绪也得不到真正的疏解,我们索性真的不敢表达了。
少发或者不发真实的情绪,或许最为保险。
对于不想被更多人关注的人来说,朋友圈还有一个功能是分组可见。但对于不少人来说,分组时间和精力成本太大,而每条信息希望传达的对象却是流动的。
每次发朋友圈前,还要对信息进行把关和筛选,甚至是刻意的加工,不仅很费事,朋友圈也丧失了那份自由和灵动。
但不管我们在朋友圈是不是活跃,但微信日渐增长的用户以及其他层出不穷的社交平台都证明了一个事实:我们在网络上一样渴望爱,表达爱,有分享和交流的欲望。
对待朋友圈,我们应该有这样的心态:
1.不被捆绑的分享是值得鼓励的
不少人在朋友圈里看到别人的生活,会有一种感觉,为什么别人那么优秀,而自己却那么平庸。索性产生了很多的自我评判,也自感颇为不如意。实质上,每个人的生活里都有不容易的部分,只不过在屏幕外自我消化着,我们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坚强,也不会有那么多人真正的关注到我们。
遇到真心想分享的美,看到有价值的帖子,随心去分享就好了,然后该干嘛干嘛,不用太在意别人的反馈和评价。
旁人只不过刚好刷到了,点个赞或者随口说两句,褒贬都不必太当真。你也仅仅是做了一件让你觉得开心的事情而已。
2.线下的真实生活更值得期待
蔡康永在访谈中被问到:你对那些不常发朋友圈的人有什么要说的?他说:“我们要恭喜那些不发朋友圈的人,把大部分心力拿去应对真实的生活,恭喜他们找到了生活的重心。”
的确是如此,有时候,我看到一些人任何事情都发在朋友圈里,我反而是透过那些文字和图片读到了ta深藏不露的孤独和那颗渴望被拥抱和关注的心。
所以,如果能真实地看着对方的眼睛去说话,千万别放弃这种机会,与朋友圈的热闹相比,你热气腾腾的真实生活才更重要。
最后,用蔡康永微博里的两句话作为结尾:
长大这么辛苦,如果不趁机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实在太划不来了。
我认为的光耀之道,并不是让自己成为别人眼中的焦点,而是忠于自我,做自己人生的焦点。
热点推荐